该岗位是BMS(电池管理系统)产品的技术总负责人,需具备技术规划、需求管理、系统设计、跨团队协作及客户对接等核心能力。
一、核心职责分解与执行要点
1. 客户需求分解与产品定义
核心任务:将客户需求(如续航、安全、成本)转化为可执行的技术指标(如SOC精度±3%、ASIL-C功能安全等级)。输出PRD(产品需求文档),明确硬件(如MCU选型)、软件(如算法需求)、测试(如HIL验证)要求。关键能力:熟悉V模型开发流程,能拆解系统需求→子系统需求→部件需求。掌握QFD(质量功能展开),确保客户需求不遗漏。
2. 技术评审与APQP交付物管理
APQP阶段管控:确保各阶段(概念→设计→验证→量产)输出物完整,如:样件阶段:DFMEA、仿真报告、BOM初版。试产阶段:PFMEA、控制计划、工艺流程图。主导TR(技术评审),识别技术风险(如EMC测试未通过)。关键动作:建立Checklist,确保评审问题闭环(如热管理方案需客户签字确认)。
3. 安全分析(SFMEA/DFMEA)
SFMEA(系统FMEA):分析BMS整体失效模式(如CAN通信中断)。DFMEA(设计FMEA):针对硬件(如PCB布局)、软件(如SOC算法)进行失效分析。执行要点:组织跨部门(硬件/软件/测试)完成FMEA,制定改进措施(如增加冗余通信)。确保符合ISO 26262(功能安全)要求,如ASIL等级分解。
4. BMS系统设计与集成测试
系统设计统筹:硬件:MCU选型(如英飞凌TC系列)、采样电路设计(如AFE芯片)。软件:SOC/SOH算法、故障诊断策略、OTA升级架构。集成测试管理:制定测试计划(如HIL测试、实车验证),确保覆盖功能安全(ISO 26262)和性能指标(如精度)。
5. 生产与市场问题解决
生产问题:如批量BMS通信故障,需定位是硬件(焊接不良)or软件(协议兼容性)。市场问题:如客户反馈SOC跳变,需分析数据(日志、CAN报文)并推动改进。关键方法:使用5Why分析、鱼骨图定位根因。建立问题跟踪表,确保闭环(如ECN变更流程)。
6. 系统开发计划管理
基于项目总计划,制定BMS开发子计划,协调硬件、软件、测试团队进度。关键工具:甘特图(标注依赖关系,如“PCB投板完成→软件调试启动”)。风险管理表(如芯片缺货应对方案)。
7. 客户技术对接
技术谈判:如客户要求调整SOC算法,需评估可行性(资源/周期影响)。需求变更管理:确保变更通过**CCB(变更控制委员会)**评审,避免范围蔓延。
二、岗位核心能力要求
1. 硬技能
技术背景:3年+ BMS开发经验,熟悉硬件(电路设计)、软件(嵌入式开发)、测试(HIL)。熟悉BMS核心算法(SOC/SOH/均衡策略)。标准与流程:精通APQP/IATF16949(汽车行业质量体系)。熟悉ISO 26262(功能安全),能定义ASIL等级。工具能力:需求管理:DOORS、JIRA。仿真测试:MATLAB/Simulink、CANoe。
2. 软技能
系统思维:能平衡性能、成本、可靠性(如选择低成本MCU但满足功能安全)。跨团队协作:推动硬件、软件、测试团队对齐目标(如缩短测试周期)。客户导向:将技术语言转化为客户价值(如“SOC精度提升1% → 续航增加XXkm”)。
三、面试评估建议
1. 技术问题(考察深度)
“如何设计BMS的被动均衡电路?如何优化均衡电流?”“若客户要求SOC精度从±5%提升到±3%,有哪些技术实现路径?”
2. 流程问题(考察规范性)
“BMS开发中,APQP的试产阶段需要哪些交付物?”“如何组织DFMEA评审?请举例说明一个BMS相关的高风险失效模式。”
3. 情景模拟(考察实战能力)
“量产阶段发现某批次BMS CAN通信异常,您如何定位和解决?”“客户临时要求增加功能(如无线升级),但项目周期无法延长,您如何处理?”
四、岗位适配性扩展
高潜力方向:具备系统架构能力的候选人可培养为BMS技术专家。擅长客户管理的可转向产品总监。风险提示:警惕“纯管理型”PM,缺乏技术深度易被团队质疑。避免“只懂硬件/软件”的偏科生,BMS需系统级思维。
通过以上分析,可精准识别能扛技术责任、推动产品落地的BMS产品经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