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湖北日报客户端讯(全媒体记者祝兆林 通讯员陈赛娥)实现产值500亿元、招商签约项目130个、力争新增过10亿元企业1家……24日从襄阳市电子信息产业链2022年第一次联席会议上获悉,襄阳今年将持续构建和完善电子信息产业链体系,着力解决企业发展难题,不断优化营商环境,努力建成中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基地。
据了解,2021年,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共实现产值390.7亿元,同比增长29.3%,增速位居全市主导产业第二位;规上企业净增15家,总数达到107家,净增数居全市主导产业首位;全年新增省级“专精特新”企业1家(华磁电子),总数达到5家,11家企业新纳入省级“专精特新”培育库,新增省级隐形冠军企业2家,总数达到4家,国家级“专精特新”企业2家。产业发展呈现传统板块整体平稳,转型升级持续加速。新兴板块裂变发展,新增项目接续有力。重点企业产销回暖,发展信心明显提升。重点项目加快推进,增长动能强劲有力的特点。
2022年,全市电子信息产业计划实现产值500亿元,同比增长25%;招商签约项目130个,合同金额达到380亿元;投资过亿元的重点项目开工达30个以上,年度计划完成项目投资额超过90亿元;力争新增过10亿元企业1家,过5亿元企业1家,过亿元企业5家;新进规企业数达到15家,规上企业总数突破120家;新增国家级、省级“专精特新”企业1家、5家。
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襄阳市电子信息产业链将持续开展银企对接、产销对接、用工招聘等专项活动,解决企业难题。开展产业链招商,重点引进消费电子领域的主板、元器件、显示模组等关键环节企业,不断改善产业配套环境,加大对外交流,学习外地先进经验、掌握行业最新动态,寻求市场合作机会。同时,对重点项目建设突出协调服务,完善要素保障,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,通过联席会议研讨协调解决,加强产业园区建设,提高园区综合承载能力,协助支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团队,建立“博士后工作站”、“院士专家工作站”、研发中心、工程中心等平台,缓解高端人才技术匮乏的难题,并发挥好汉江产业基金引导作用,吸引优质项目落户。
湖北日报客户端,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,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、新鲜的热点资讯、实用的便民信息,还推出了掌上读报、报料、学习、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。